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。湖南湘潭人。1949年到1976年,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。
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:
一九四九年四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占领除长江以南的绝大部分国土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秣兵厉马,时刻准备横渡长江,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最后一击!
钟山:即紫金山,南京市东郊。
苍黄:比喻急剧的巨大变化。
虎踞龙盘:《三国志》诸葛亮与孙权论金陵(南京)说,“钟阜龙蟠,石城虎踞。”
慨而慷:即慷慨的倒装。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,全国人民和人民军队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。
追穷寇:“穷寇”,指国民党残余的军事力量。《孙子兵法·军争篇》有“穷寇勿追”的说法,意思是穷途末路的敌人可能会拼死抵抗,先不急于消灭,待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消灭之。但后人理解成了中途放弃打击敌人残余势力。
霸王:指西楚霸王项羽。
天若有情天亦老:这是李贺的诗句,见《采桑子·重阳》。
沧桑:沧海桑田,引申巨大变化。
下面重点再说说这两句:
“宜将剩勇追穷寇”,指人民解放军士气正盛,应该趁这大好时机,痛打落水狗。勇追穷寇,摧枯拉朽,将革命进行到底!
“不可沽名学霸王”,不要学那贪图虚名,放虎归山而造成失败的项羽。
“霸王”指西楚霸王项羽,在和刘邦集团的楚汉相争中本来已经占据绝对优势,但他没有一鼓作气把刘邦赶尽杀绝,而是为了“仁义”的虚名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,把上天赐予的大好时机付之东流。结果刘邦后来卷土重来,反戈一击,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。项羽无奈中痛别虞姬,乌江自刎。
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,毛泽东引用这个典故的意义是巨大的,告诫全党全军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刻绝不能心慈手软,一定要把革命进行到底!
毛泽东的这首诗豪情激荡,气势磅礴,高屋建瓴,读来令人精神振奋,斗志倍增。体现了一代伟人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战略思想。此诗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放异彩,鼓舞炎黄子孙去进取!去不懈地战斗!